党建工作

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当新时代“大先生”——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姜佐澧为通识教育学院教师讲授专题党课

发布时间:2025-05-28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5月27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姜佐澧在孔子讲堂为学院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当新时代良师”的专题党课。

党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首先回顾了习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脉络,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渊源和实践要求。从2014年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到2016年强调“四个引路人”,从2021年倡导做“大先生”、2022年提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直至2023年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家精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中国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的不断成熟。

本节党课从特征、核心要义、维度架构三个层面深入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姜佐澧副书记强调,教育家需具备“有信念、有情怀、有品德、有创新、有特色、有贡献、有影响”七大特征,其中信念是精神支撑,情怀是动力源泉,品德是立身之本。

在核心要义层面,教育家精神涵盖六大方面: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彰显教育为国为民的根本立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体现对教育规律的精准把握;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倡导终身学习与实践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诠释教师职业的大爱底色;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全球视野。

从维度架构看,教育家精神构成 “大情怀”“大智慧”“大境界” 的有机整体:家国情怀与教育情怀是动力源,做人智慧与做事智慧是基础,为学境界与为师境界是支撑,共同构筑起新时代教师的精神坐标。

姜佐澧副书记结合张桂梅等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指出教育家精神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他提出“四个打通”的实践路径:一是打通终身发展路径,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无缝衔接;二是打通素养驱动关节,培养自身科学素养与综合素养;三是打通能力为本渠道,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四是打通融合创新脉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这堂课既有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教师的奋斗方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曼曼课后表示。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

据悉,通识教育学院将持续开展“教育家精神大讨论”等系列活动,推动专题党课精神落地见效,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文/周曼曼 图/邓宗林 一审/邓宗林 二审/周曼曼 三审/周曼曼)

114313

114314

114321

114316

114317

114318

114319

114320

原文链接1:https://hsjy.voc.com.cn/mobile/news/202506/29619242.html

原文链接2:https://moment.rednet.cn/nograb/646940/97/15019917.html

原文链接3:https://share.gmw.cn/difang/hn/2025-06/09/content_38079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