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吴琪晖老师分享了参加北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体会。她深切感受到北京大学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前沿地位,指出北大结合实际为学员构建了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倡导跨学科学习,并通过实践与科研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她还提到,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对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内涵与要求进行了深入解读,其观点与当前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北京理工大学薛庆教授则围绕信息化背景下如何“锻造金师”及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作了分享,内容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密切相关。此外,吴琪晖老师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汪泳教授的主题讲座,强调现代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教育生态,教师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顺应时代发展。
熊一老师分享了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汪卓卿所阐述的传统廉政文化之于当代的启示、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副研究员朱鑫老师与学员所探讨的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路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迪副教授所开展的提升科研能力专题讲座、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研究员李祖希结合案例所演示的DeepSeek等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学校校友、资深媒体人辛青峰以自身经验所诠释的高校教师创新语言表达艺术的方法与策略等内容。熊老师援引汪泳教授的观点,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在数字时代对教育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技术延续了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并引发了变革。为适应数字智能时代的发展,有必要设计全新的教育体系。这既是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也是人才培养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刘辉教授点评到,此次分享会内容精彩,全方位呈现了北大研修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从传统教育到数智时代教育转变的多个维度,极具启发性,期望老师们能将所学融入教学研究之中。吕升高副教授指出,两位老师的分享不仅内容丰富、深刻,展示了北大研修的前沿成果,还结合自身思考提出了清晰而独到的见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次分享会紧密围绕北京大学研修班的核心学习内容,系统介绍了包括课程创新、学术研究、教育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先进理念,不仅拓宽了教师的知识视野,也为教学设计与科研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文/戴灿 图/余婉芊 一审/余婉芊 二审/邓宗林 三审/周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