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交流合作

共探跨文化研究新图景 赋能通识教育新发展——通识教育学院教师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跨文化研究年会

发布时间:2025-09-29浏览量:

9月26-2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跨文化研究年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汇聚了国内外跨文化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跨文化研究的前沿动态与未来发展方向。我院中国语言文化教学部教师熊一受邀参会。

大会围绕“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设置主旨发言、专题研讨、圆桌论坛、新书宣介、分组发言等环节,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张隆溪教授在主旨发言中以“人工智能时代人之为人的意义”为题,深刻探讨科技发展背景下人文精神的独特价值,强调文化、传统与精神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引发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深层思考。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简功友教授聚焦“世界遗产在地国际化与跨文化传播新范式”,提出应以“全球视野·在地表达”理念,将世界遗产转化为跨文化传播载体,推动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创新。北京外国语大学马会娟教授从翻译生成学视角剖析译者文化素养,结合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案例,阐释优秀译者所需的文化理解力与表达力。上海师范大学戴晓东教授介绍由多国专家共建的“多元文化跨文化能力模型(MMIC)”,为跨文化能力评价提供新框架。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雪教授分享“理解当代中国”大语言模型的研发应用,展示数字技术赋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

会议同期举行五场专题研讨,涵盖“跨文化+AI”教育模式、人工智能与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跨文化服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等热点议题,来自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的学者结合案例展开交流,现场讨论热烈。分组发言设16个小组,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跨文化交际、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向深入研讨。熊一老师积极参与相关议题讨论,分享教学实践经验,与同行深入互动,拓展学术视野。

此次年会内容丰富、前瞻性强,集中展现了跨文化研究在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成果。通过参会,我校教师不仅把握了学科前沿动态,也与国内顶尖学者建立了联系。熊一老师表示,将把会议所学融入教学与科研,积极探索中国语言文化教学与跨文化研究的融合路径,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文/熊一 图/熊一 一审/余婉芊 二审/邓宗林 三审/周曼曼)

120102

1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