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教学根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新学期教学工作高效起步,9月1日,中国语言文化教学部精心策划了“开学第一课”教学示范课活动。本次示范课由刘辉教授主讲,课程围绕《中国文化概论》展开,教学部全体成员及本院其他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听课,以期在沉浸式的教学观摩中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课程伊始,刘辉教授以自己的姓名为切入点,结合汉字的本义与传统文化语境,深入挖掘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这一巧妙设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文化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潜藏于姓名等日常符号之中。这不仅快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为本堂课程的文化解读做好了铺垫。
在探讨“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时,刘辉教授跳出单纯理论阐释的框架,进一步深化了“文化贴近生活”的理念,将视角聚焦于学生所熟知的地域符号。他以祝融峰为引,关联上古神话与祭祀文化,引导学生感悟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精神传承;借炎帝陵的历史渊源,解读华夏始祖崇拜与农耕文明脉络,让学生触摸民族文化根脉;从怀化的城市命名入手,剖析“化”字的文化来源与内涵,展现多民族交融共生的智慧……这些学生熟悉的地域符号,让抽象的文化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在激发学生文化探究热情的同时,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从文化传承中建立民族认同,从文明交融中培育包容心态,从历史脉络中明晰个人价值方向。
示范课结束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们围绕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内容呈现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刘辉教授的课堂既对文化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案例,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育人价值与文化底蕴,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学范例。
此次“开学第一课”教学示范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优质的教学交流平台,也为新学期《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中国语言文化教学部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教学研讨与师资培养,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并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筑牢正确三观,为培养品德高尚、勇于进取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文/胡焯雅 图/张媛琳 一审/余婉芊 二审/邓宗林 三审/周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