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通用英语》各课程教学实际问题,持续提升教学质量,10月21日下午,《通用英语》各课程组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围绕教学重难点、考核模式优化、期中检查准备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
《通用英语C(3)》课程组聚焦教学共性难题,易思雯老师总结提出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语言应用能力薄弱及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等挑战。胡敏老师、文佳老师针对性给出引入小组项目式学习、利用数字化工具增强互动、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等应对措施,为优化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通用英语C(1)》课程组围绕拓展性考核展开研讨,四位任课教师交叉审阅学生读书选题报告,统一批阅标准与评分尺度,梳理出选题价值、论证逻辑、格式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并制定线下线上定期答疑辅导计划,助力学生提升读书报告质量。

《通用英语B(3)课程组》集中研讨两大核心议题:一是结合教学实例,提出“词汇分层渗透”“题型专项拆解”等策略,推动大学英语四级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二是细化“E+C+1”考核方案实践环节评分标准,明确后续任务清单。

《通用英语B(1)》课程组重点推进“E+C+1”考核模式落地,明确E部分需提交读书报告、设计说明、阅读笔记及研讨照片等材料,鼓励学生利用馆藏或线上资源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协作阅读研讨,教师将加强个性化指导,确保考核模式发挥育人实效。

《通用英语A(3)》课程组聚焦备课与期中检查准备,针对课文重难点,确定内容简化策略,强化四级听力、阅读做题技巧;统一作业布置要求,推进“E+C+1”考核中中国文化英语短视频的选题、分组及前期制作工作。
《通用英语A(1)课程组》开展集体备课,围绕前4周教学重难点与分层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案;同步部署期中教学检查,明确从教案编写、教学反思、作业批改、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全面核查,践行“以研促教、以查提质”理念。

此次大学外语教学部系列研讨活动为后续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各课程组将以研讨成果为抓手,持续优化教学实践,切实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文/付启军 图/各课程组 一审/巫丹 二审/姜玲玲 三审/周曼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