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6月10日13:00,大学外语教学部在励智楼202室举办“人工智能辅助外语教师智慧教研能力提升”专题学习分享会。会议由大学外语教学部副主任姜玲玲主持,青年教师袁玉老师担任主讲。
袁老师首先分享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黄芳教授的《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TPACK》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TPACK这一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及其核心思想,并系统分析了AI技术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在案例分享环节,袁老师结合自身实践,展示了“AI+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她通过智能批改工具(如Grammarly、批改网)实现作文自动评阅,并利用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反馈报告,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在讨论中,与会教师围绕“AI时代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展开深度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技术是手段,育人是根本。AI需服务于教学目标,避免过度依赖;伦理与隐私不可忽视,需规范学生数据使用,防范技术风险;持续学习是关键,建议建立“AI教研工作坊”,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会议最后,姜玲玲总结强调:通过本学期学术活动月一系列的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的相关学习分享,希望老师们不仅能熟练地在课堂中开展“AI+教学”的实践活动,还能以《通用英语》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项目为牵引,用智能技术赋能课程思政建设,开辟育人新路径。持续探索智能教育新范式,助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为培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注入科技动能。(文/李玲玲 图/周雨馨 一审/巫丹 二审/姜玲玲 三审/周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