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科研工作

大学数学教学部开展青年教师文献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量: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科研能力提升,1028日下午13:00,大学数学教学部在励智楼134教师活动中心开展青年教师文献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学部副主任史亚丹主持,唐志飘、吴志敏、汪辰和朱亮四位青年教师担任主讲人。

活动伊始,史主任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希望,此次文献分享活动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思想碰撞与跨领域对话,激发科研灵感,推动团队协作,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科研基础的重要举措,教学部将常态化开展此类活动,助力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双轨发展中不断突破。

在主题分享环节,四位教师分别围绕前沿数学理论与应用技术展开深入讲解。唐志飘老师以《带记忆项反应扩散方程的吸引子》为题,系统介绍了利用双积空间压缩半群方法研究非线性发展方程渐近行为的研究路径,展示了该方法在处理无限维动力系统中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吴志敏老师聚焦随机偏微分方程领域,分享了《随机Cahn-Hilliard方程的随机吸引子及其Hausdorff维数》的研究成果。她详细阐述了二阶随机Cahn-Hilliard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证明过程,并进一步论证了其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及有限Hausdorff维数,体现了严谨的数学推导与深刻的理论洞察。汪辰老师则从非线性可积系统出发,探讨KP1方程下两类lump块的退化路径。他通过Hirota双线性方法结合极限分析技巧,成功构造出方程的有理解,展现了精确解研究中的方法之美与结构之妙。朱亮老师将视角转向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围绕支持向量机(SVM)进行了系统讲解。他从基本思想与最优超平面概念切入,依次解析线性可分、非线性映射与软间隔模型的数学原理,并结合Pythonsklearn库的SVC类进行代码演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为听众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参考。

活动最后,田时宇副院长对本次分享会作总结点评。他对四位教师的精彩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活动不仅是文献研读的深度展示,更是一场富有启发性的学术示范,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探索精神。最后,田院长鼓励教学部的青年教师们要走上讲台,分享研究成果,共同营造开放、协作、进取的学术生态。(文/刘小元 /史亚丹 一审/史亚丹 二审/邓宗林 三审/周曼曼)

121279

121280

121281

12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