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

《翻译学》团队解锁“中华文化走出去”翻译传播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5-06-18浏览量:

6月17日下午,大学外语教学部《翻译学》学科团队在励智楼135会议室开展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文献研读与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学科方向带头人刘亚梅主持,团队核心成员与会研讨,教学部副主任姜玲玲参与研读指导,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深度推进提供了学术支持。

活动伊始,刘亚梅副教授明确了本次研读的选题方向,并紧密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重要主题展开。她表示,这次研读活动既与学校前两天举办的《中国的强大需要教育与文化的强大》讲座主题相呼应,又契合本学科团队“翻译传播学”的研究方向。随后,团队成员们重点研读了2021年3月发表于《求索》杂志的学术论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理论视角:翻译传播过程的四种模式》。该论文主要阐述了翻译传播过程中的四种模式:线性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和社会模式,揭示了翻译传播的本质和内容,为翻译传播的历时和共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在研读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探讨。大家认识到线性模式清晰地勾勒出了翻译传播从源语到译语、从作者到读者的单向信息流动过程,但是这种模式简化翻译传播的复杂性;循环模式揭示翻译传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需要关注目标受众的反馈;系统模式揭示翻译传播活动的系统性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但是需关注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社会模式突出了翻译传播在社会层面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社会文化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科团队对翻译传播理论的理解,还拓宽了研究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翻译学》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文/付启军 图/刘亚梅 一审/辛梦娇 二审/姜玲玲 三审/周曼曼)

115900

1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