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晚上7点,我校于塘湾湖大剧院开展了“向美而行,以美润心——大学生‘美’之道”讲座。
本次讲座内容为《向美而行以美润心—大学生“美”之道》,由我院教学副院长、中国语言文学教授、湖南省礼仪文化研究会会员、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艾艳红教授进行讲授。此次讲座是让大学生要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炫目多彩的美呈现在眼前,进一步帮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进校园文明建设。
讲座内容主要分别为“美是什么”“大学生‘美’之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三个板块,向同学们讲授如何发现美的知识和要求。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既可以是感官上给人以直观的美,也是一种伦理层级的美,更是作为审美判断的美。艾艳红教授以生动详实的案例进行导入,从感官层级的美、伦理层级的美、作为审美判断的美三个层次,向同学们循序渐进地讲授了美的含义。
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样化且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艾艳红教授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同学们在生活中“美”的生动案例,详细地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美”之道。
一、“美”在形象
美的形象是与人交往的第一张名片。美好的形象在于外表和服饰的整洁与美观和仪态的美观。
二、“美”在行为
行为美注重的是人在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中体现伦理意义的内容。良好的文明行为展现大学生的美好素质。
三、“美”在语言
除去外表的直观感受,美好的语言能最快让人体会到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日常的文明用语和说话的艺术都很重要。
四、“美”在心灵
心灵之美来源于四个方面:知识、智慧、修养、理想。知识转化为人格特征,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识才会成为一个人的修养,这才是美的最终体现。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真正的美,源于自身的内在美。这种美的全部原因皆来自于它本身外在美可以养眼,内在美可以养心。
整场讲座有理论、有案例、有实践,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同学们听起来轻松愉悦,深受教育和启发。更是在讲座结束后和艾教授讨论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受益匪浅。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讲座的学习,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起在生活中多一双去发现“美”的眼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知能力,提升自我创造能力,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在学习中勇进取,攀高峰的良好氛围,展现出我们湘信青年的良好精神面貌,向美而行,以美润心!(文/周曼曼 图/余婉芊 一审/艾艳红 二审/邓宗林 三审/付启军)